第101章 千钧一发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、鲜卑、突厥、回鹘、吐蕃、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、生息繁衍的地方。他们把生产生活的场景,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,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,再现了他们当时的审美观、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。

岩壁上是几个动物造型的雕刻图形构图粗犷,形象生动,栩栩如生。有奔跑的鹿,有双角突出的岩羊,有飞驰的骏马,有摇尾巴的狗,还有其他飞鸟的图形和猛兽的形象。最中间那个形状最大的图像,象是龙的造型。

“难道这幅图是蒲牢?”顾耽问道。

刘子航想了想说:“这个可以肯定,只是不明白那时候怎么可能有蒲牢的形象?有虎须鬣尾,身长若蛇,有鳞若鱼,有角仿鹿,有爪似鹰。说明这些东西都是从别的动物身上得来的。龙的形象在贺兰山岩画的年代,无论如何是不会有的。”

“那就有可能会是后人仿照贺兰山岩画雕刻的。如果不是这样,难道上古时候真有龙?”余浩也非常疑惑,一边仔细观察岩画,一边将拍摄图案。

“我们现在是没有办法确定岩画年代,就是贺兰山岩画本身,出自何时也是众说纷纭。不管是什么年代,有一点可以肯定,肯定是人为的,说不定和这里的秘密有关。”顾耽说道。

“如果说是后来人雕刻的就真是奇了,绝对不是简单壁画这么一回事,在这黑咕隆咚的洞穴内雕刻这些壁画,肯定有寓意的。”刘子航看着这些壁画继续说道:“仅凭这些岩画,我们还无法得到正确的答案,仔细检查一下,如果没有新发现就先往里走走!”

这里就是线条粗狂的岩画,其他还真的没有什么可以值得研究的东西。

最先感觉到脚下流沙变少的人是余浩,作为赛车手可能对脚下的道路有一种天然的敏锐感,发现这一异常,他赶紧说:“坏了,我们脚下的沙子好像在变少,我们可能处在一个像沙漏一样的空间中。”

“啊,这怎么可能?”刘子航非常吃惊:“东亮你不要下来,守住上面通道。”

果然,顾耽也感觉到脚下的沙子异常,他不是看见的,而是听到的。在周围的空间中,不知何时多出了一种类似沙坡头“沙坡鸣钟”的特殊音效。刚才一直将注意力放在辨别岩画上,居然没有注意空间里有了细微的“嗡嗡”声。

“余浩,你先爬上去。”刘子航有一种不好的感觉,身体不知何时寒意渐生。

脚下的沙子逐渐消失,从沙粒中露出几根柱状的石钟乳岩石。

顾耽和刘子航勉强用手扶着石壁站在石柱顶端,等余浩上去后。

脚下的沙子漏的越来越快,很快就下去了好几米。这里原来可能是地下河,因为河水里的沙粒淤积在此形成局部的“平原”。可能长时间没有水流,变得表面干燥。现在,沙粒流失以后,大家都闻到了潮湿的空气,因为下面是断崖地形,没有办法判断下面的情况,感觉上是有河流的,至少是有水的。

几分钟后,顾耽就感觉到脚下冷风袭来,多少有一点站立不稳。

“蛋蛋等余浩上去,你就先上去。”刘子航说道。

“刘叔你先上去,我速度快,体力好,有一定的夜视能力。”顾耽刚说完,就感觉到脚下的石柱在活动,差一点掉下去。

“坏了,这里的地址结构不稳定,没有沙子支撑会坍塌,你先抓住绳子。”刘子航说道这里,就发现头顶开始掉砂砾和碎石子,情况危急。

就在此时,黑暗的空间里忽然又传来了金属轰鸣声。顾耽感觉非常熟悉,马上想到了前一阵子在巨大的青铜链边听到的轰鸣声。他不敢犹豫,既然刘子航说让自己先走,那就不能迟疑。顾耽听孟菁菁说过刘子航在北海商贸城飞空救人的事情,相信他还是有办法的,于是赶快伸手向余浩脚下的绳子摸去。

意念刚一活动,脚下的石柱忽然间坍塌,顾耽身子一歪,就向黑洞洞的空间里跌落。

在身体失去平衡的刹那,顾耽还是将手电筒迅速插入背包,而后双手伸开,向岩壁上扑去。岩壁看起来还有一定的坡度,并不是垂直的那种,至少可以减缓下坠的速度。

刘子航那边情况差不多,不过老道的他瞬间就将飞龙爪抛出挂在岩壁上,利用这样一个悬挂点,将自己控制在岩壁上。只要余浩上去了将绳子扔给他,上去还是很容易的。他的头顶刚好有一块凸起的岩壁遮挡了掉落的砂石,居然是一处理想的躲避场所。

因为角度原因,站在上面的贺东亮已经看不见顾耽,也看不到顾耽的手电光,着急的大喊:“蛋蛋!”

顾耽听见贺东亮的喊声,他一边回复,一边本能地在石壁上乱摸。就在他感觉脚下一空的时候,右手好像抓到了什么东西,条件反射地就握在手里。

手心冰寒,毫无疑问是金属的东西,有胳膊粗细,感觉是一条铁链一样的东西。

天无绝人之路啊,顾耽心里暗自感叹,调整身体姿态,将重心移动到身体右侧,以便借助铁链和岩壁的作用力,稳定下来。运气还算不错,脚下刚好有一段凸起的岩石,可以承受一部分体力。

等自己站稳,顾耽对上面大喊:“我没事。”

几米外有上面照射下来的光柱,周围还是有一定的能见度。顾耽将身体控制好,拿出照明的手电。

手里果然拉住的是一条粗大的青铜链,是一条自上而下的链子,顾耽此时几乎能感觉到青铜链里似乎还在震颤,不知道是因为有石块落到链子上造成的,还是因为在青铜链的深处就有震动。

顾耽在慢慢捋清思路,这地下的青铜链看形制大小样式,肯定是一样的,那么,也就是说是一个时期留下的东西。

西夏最为有名的青铜器就是鎏金铜牛,长120,宽38,高45,重188千克。这件青铜铸造的牛屈驶而卧,体态健壮,比例匀称。造型逼真,个体硕大。铜牛中空,外表通体婆金。制作时需要将冶炼、模具雕塑。浇铸、抛光和姿金等工艺集于一体,反映出西夏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,是西夏艺术品中的珍品。当然在西夏遗珍文物展上顾耽看见过,记忆非常深刻。

手里的青铜链,明显和那次展出看见的西夏青铜作品有区别,就是这里的青铜链铜锈斑驳,侵蚀的非常严重,绝对不是千年左右,感觉确实几千年之久。

几千年之久,究竟是什么人在这里留下如此浩大而不可思议的工程,和西夏有什么关联?

黑洞洞的空间内,上面照射下来的光柱还在摇曳,顾耽这里没有了任何声息,刘子航大喊:“蛋蛋,你的蛋壳是不是摔碎了?”

顾耽闻声,才发现自己失神了,赶快回复道:“我发现了巨大的青铜链,和上面洞庭边上看见的一模一样,不知道通向哪里?”

“难道是锁龙井?”刘子航疑惑道。这里是九龙界,肯定有龙,至于是蛟还是蟒先放在其次,倒是符合锁龙井的情况。

锁龙井是中国神话故事里的一个内容,它的意义不在于真实,而在于反映人们数千年的治水理想。理想不能实现,就借神话来满足心理。是中华文化里一个重要现象。

史载,尧舜时期,寰宇之内,洪水横流,平地水浸,民不聊生。大禹为民解困,率民治水。他采取疏导方法,引水归河,然后倾入大海。当时,淮河之中,有一头无角母龙,名唤蛟龙,是水兽之长,喜欢引发洪水,兴风作浪。它看见大禹通过治水,使陆地显露,海河安澜,危及龙宫,便率领九仔以及水蛇、龟鳖之类,引潮呈凶,阻止禹王治水。大禹利用母蛟喜欢引水上涌的特性,令臣民立于山巅,等待蛟龙涌上来时,以滚木、滑石击之,蛟龙屡战屡退。大禹先与之战于伊洛,又截于河朔,再追于陈蔡,最后围困母蛟于颍河。大禹命人将颍渊堵住,使母蛟归海。于是蛟龙败阵,子孙四散。大禹又命勇夫百名,跃入水中,以绳掷套,缚住母蛟。遂在高阜处挖一深井,立上桩柱,把母蛟锁入井中,令其永世不得出来。只留下鱼鳖虾蟹之类,生存于江河湖沼之中,与人类为友。

古钧台街之禹王锁蛟井,就是当年大禹治水缚锁蛟龙的遗迹。锁蛟井不知始于何时,原坐落在古钧台街路西,井口置一石塔,用汉白玉雕刻而成,塔高2米,分为七层,窗花层檐,层次分明。塔顶为一方城,城径一米,城周四墙,雕工精细,垛豁匀称。城之中央,立一佛寺,四面透窗,内有菩萨雕像。寺殿顶端,又有神龛,龛内有神像,实为稀世之玉雕珍品。

今之锁蛟井,是禹县人民政府在1984年于原址稍东处重新修建的。井上建有一仿古亭阁,歇山磨角,上覆琉璃瓦,前面四根明柱,八扇透雕门窗。门额上刻着“禹王锁蛟井”五个大字。殿内正中塑有禹王立像一尊,右手摁住蛟头,左手紧握铁链,一副威武气概。像前有深井一口,以巨石掩盖。石上穿有铁锁链一条,以示井内缚有蛟龙。移开井盖,则见井内有水,水中有一石雕蛟龙,仰面朝天,似欲出之状。观者见之,无不缅怀大禹万苦不辞、为民造福、治伏洪水的伟大功绩。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