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6章 古刹梵宫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“我们会不会到了拜寺沟双塔下面?”关慕白有一种隐约的感觉,就是大家似乎到了拜寺沟双塔附近。

她这一句话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。

“从地理上来说,肯定不可能的,因为灵蛇洞和拜寺沟在空间位置上,差距还是很大的。”顾耽回答道。

“会不会穿越了?”何乐在后面问。

大家都吃惊地转身看着她。

何乐有点难为情的说道:“我穿越小说看多了,大家别见怪啊。”说罢不好意思的笑了笑。

“还真是一种思路,不能说没有道理。本来这里就是诡异之地,有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也在所难免。”刘子航反而显得很认真:“因为关关说诗文残缺不全,我们也没法推测其内容,只能走走一步看一步了。”

刚走不到十米,在光线的尽头,大家已经看到了岩壁,似乎就是尽头。

“不可能没有通道啊。”顾耽不解地说道。

“山洞里面没有到跟前是看不出来通道的,只有到了最近处,才能知道周围的情况。”巴图布赫解释道。

果然,来到尽头的墙壁前,在右边看见了向上的台阶。

顾耽小心翼翼地踏上第一级台阶,就感觉到脚下有异,赶快收回脚。

刘子航见状就问:“怎么了?”

“不对啊。”顾耽指了指脚下的台阶说道:“看起来是石料台阶,其实不然。”

大家看看台阶,因为上面都是浮尘,自然没法判断是什么材质。

巴图布赫蹲下来用食指轻轻弹了几下台阶,说道:“果然不是石料。”

“那会是什么材质?不会是木头的吧。”关慕白问。

“不像,木头弹击声音可以鉴别出来。”巴图布赫说道。

余潇潇想起前段时间托人代购的千眼菩提木雕,就说:“或许还真是木头,千眼菩提就和石头差不多。关关也说过那几个西夏文是古诗,明显和佛教有关,这里出现菩提木也不是没有可能。”

千眼菩提,因表面有很多天然斑点,仿佛有众多的眼睛而得名。其树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数量非常稀少。佛教一直都视菩提树为圣树,在印度、斯里兰卡、缅甸各地的丛林寺庙中,普遍栽植菩提树,印度则定之为国树。千眼菩提坚硬无比,为实心状,密度硬度大,同时可以雕刻成任意喜欢的把件,也可以断开打磨做成手串、手链。千眼菩提二十年开花结果,结果之后其树很容易枯萎,其籽非常难打磨,所以成品及其罕见。经过漫长的等待和用心制作才终成经典,可谓是菩提子之王。

刘子航吃惊地看着余潇潇说道:“你这观点非常关键,让我们立刻就能将洞口的文字和这里的东西结合起来。”

“按照这样的推理,是不是此处应该有十三级台阶?”顾耽很快就联想到了西夏诗文中的“十三层垒木神工”的句子。

“这个好印证,我们上去了就是答案。”刘子航说着,率先走上台阶。

这里的台阶大约有40厘米高,上去一级台阶以后,走一段距离才看见第二级台阶。脚踩到台阶边缘的声音明显和里面一点的位置不同,看来台阶起始点的地方,应该是其他材料而不是石材,最可能的就是余潇潇说的千眼菩提。

循序而上,每一级台阶的地方都会出现一个或左或右的拐弯。来到地七级台阶的时候,顾耽示意大家暂停一会儿。

“老大,怎么了?”乔宇问。

顾耽说道:“这里的台阶很奇怪,虽然我们上了七级台阶,但是水平位置并没有提升多少。还有就是,这里每一级台阶给我的感觉是有规律的,第一级台阶29步,第二级台阶27步,依次递减,刚才我感觉应该是19步后上到了第七级台阶的,也就是说,这应该需要17步就是弯道,而后再上一级台阶。”

“这个你都可以感受到,不简单。在空间上并没有升高,这个还是真有可能,或许台阶就是为了迷惑人的,让我们感觉到在向上走。”巴图布赫夸奖了一句,作为猎人一样的他,反而忽视的这一点,或许是因为紧张的原因。

“这些还真容易忽视,台阶上距离变短这个明显,因为和第一级台阶相比那差距太明显。这里感觉到还是安全的,走吧。”刘子航说完,转身走上第七级台阶。

顾耽距离感觉是对的,到了第九级台阶以后,才有蹬台阶上升的感觉。因为道路曲折,谁都无法预知后面的情况。按照大家的推测,越是接近终点,气氛就越紧张。

当来到最后一级台阶上时,大家都显得有一点激动,因为终于可以揭开谜底了。

果然,看到了出口,里面空间变大,有石栏映入眼帘。

来到石栏前,大家豁然开朗,空间从狭窄的甬道变成了洞庭,手电光前方,明显是一座古刹,其实巍峨,大气磅礴。在洞穴里,这应该是非常高大非常壮观的。古刹顶部似乎和洞顶相连,有直插云霄的感觉。

“天啊,果然是西夏古诗的意境:十三层垒木神工,势耸巍巍壮梵宫。这样的建筑是怎么建造的?怎么就像在大山内雕刻出来的一样。”关慕白为眼前的景象惊呆了。

在如此静穆的空间里,古刹庄严宏敞,屹立寂静。

从栏杆这里到古刹前面中间有一座小桥,下面是一条溪流,还有轻微的流水声。横跨在溪水间的桥仪态万方,娇小玲珑,都是贺兰石雕凿,从侧面看,就是游龙之形,很快将大家带进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。“水从黛玉环中过,人从卧龙背上行。”多么令人神往。远古的神话,把天上的彩虹说成是“人间天上的桥”;而古往今来的诗人,却爱把人间的桥比做天上的彩虹。这里小桥的美,首先在于它给人一种安宁和心旷神怡的感觉,那种建筑艺术的美呼之欲出。在空间安排、比例尺度、造型式样、色彩质地等方面,都十分讲究均衡、对称、变化、和谐,甚至还有韵律和节奏,显示出造型的美。

“是仙境还是鬼界?”关慕白调皮地问。

余潇潇摸了摸手中的玉佩说道:“应该是佛家圣地。”

“怎么建成的,看起来除了风格和古刹相像,颜色感觉和石雕差不多。”关慕白问道。

“贺兰山上贺兰石,凤凰台上凤凰游。当然是贺兰石建造的。”余浩回答道。

“没想到你还长学问了。凤凰台上凤凰游,凤去台空江自流。知道了吗?”关慕白吃惊地看着余浩,让余浩有一点紧张,谁知道关美人怎么打击他。

“知道了。”余浩一拱手,站立一边,惹得大家呵呵大笑,气氛顿时放松了许多。

“好像古刹出现了背光,隐约可以看见轮廓了。”顾耽忽然间发现古刹似乎在变化,变得更加飘渺。

“我们关掉光源就看得清楚了。”刘子航说完,首先将手电关掉。

大家全部关闭光源以后,果然有隐约的古刹矗立在黑暗中,背景光是微弱的黄光,显得有几分温暖。

“难道还会有风铃?”余潇潇想起关慕白说过的那首《塔》的西夏古诗。

话音刚落,黑暗中隐约传来轻微的钟声。

“果然有声音。”顾耽最先听到了微弱的编钟声。

“我怎么听不到?”乔宇在边上问。

顾耽:“有的,和我们在入口处听到的编钟声如出一辙。”

大家凝神屏气,果然听到微弱的编钟声,犹如梵音,感觉非常安宁。

“果然是铎铃夜响足慈风的意境,欲知妙旨问禅翁,禅翁在哪里?”关慕白好奇地问。

大家一片沉默,谁也不知道禅翁在哪里?

一首残缺不全的西夏古诗里面还有多少秘密,这个就成了悬疑,没有人知道,西夏诗文传世的太少,根本不可能查询到。

“我们不要着急,过桥看看情况。”刘子航建议道。

来到桥上,流水声非常明显。举头四望,周围就是“山环水抱”的样子,在灯光下,小溪显得清澈而宁静,从环绕大殿的渠道里右边流来,穿桥而过,流向大殿左边,而后,消失在黑暗中。

穿过小桥,编钟声清晰起来,果然有一种古刹钟声的感觉。乔宇、贺东亮、余浩很快就在小桥两边安置了一对红外线感应器,只要感受到热源,就有信号告诉大家。

走在这样的环境中,不知道是全身戒备,还是放松迎接梵音,每个人心头都有一点纠结。前一阵子的遭遇大家还记忆犹新,当然不能马虎。

巴图布赫笃行佛教,见此情景,几步来到前面说:“大家跟着我,我与佛有缘,一度还是俗家弟子,佛会保佑的。”

刘子航一把拉住巴图布赫,因为他看见了古刹的背景色似乎变了颜色,在左边逐渐有了淡蓝的线条。也就是说右边金黄色,左边淡蓝色,在高处自然形成了渐变效果,美轮美奂。

“怎么了?”巴图布赫感觉到刘子航有一点紧张,他也不由一怔。
sitemap